非洲豬瘟對豬業養殖有多慘烈?一組數字和一個豬場的滅亡案例告訴你
一組數字來簡單告訴你:非洲豬瘟發現到2019年2月,我國能繁殖母豬存欄同比減少19.1% (這只是公開的數字),實際情況可能更嚴重。養豬的人都知道正常情況下,仔豬到后備母豬初孕需要10個月左右(不同品種存在差距),從后備母豬出生到商品豬出欄需要18個月。就算采取措施疫情穩定后,重新復產應該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
一個豬場感染非洲豬瘟死亡速度有多快,到傳播全場速度有多快,下面通過我發表在今日頭條上的一篇文章來表述——《豬場非洲豬瘟初發病時是什么樣子的?真實案例介紹母豬、仔豬過程》:
非洲豬瘟已經距離我們很近了,因為發病時很多的癥狀與一些疾病癥狀相近,我們自己經常無法判斷。
下面我們用一個豬場真實的案例介紹從母豬是如何開始的,然后到仔豬、育肥豬。
通過這個案例,你一般都能夠直觀地做出判斷。
一、發病一般先從母豬開始
母豬嚴重便秘
1、第一頭豬發病是頭初產母豬,剛產子 10 天。
2月1日晚上,發現不食,精神很好,量體溫 38.5度。
2月2日中午,看到耳尖紅紫色,肚皮發紅,臥地不起,哆嗦打顫,體溫41.5度,糞便干結。
2月3日,整個耳朵灰紫色,肚皮顏色加深,屁股發紅紫色,體溫 40度,眼圈變紅,糞便象算盤珠,仔細看還有鮮血。
2月4日晚上,死亡。
2、第一頭定位欄母豬發病
2月5日夜里,東定位欄 6 頭懷孕母豬中 4 頭流產;
2月6日,西定位欄 3 頭母豬流產;
(發現一個共性:懷孕3個月內母豬全部流產,超過3個月的沒有流產)
母豬流產
先是不吃食,然后發生流產,有個別豬吐黃水,糞便干結,耳朵,肚皮,后屁股變顏色,體溫在 41.5 到 42 度。
只要體溫下降母豬立即死亡,死時多呈趴臥姿勢。
死亡時間:最快的 4 天,慢的熬不過 8 天。
從發病到死亡一般3-4天
3、第一頭待產母豬發病
(發現一個共性:所有待產母豬產期都往后拖 2—3 天)
第一頭母豬產子時非要蹭爛外陰,在產床別上障礙防止它蹭,它干脆坐下來蹭,造成大出血,產不下仔死亡;
第二頭順利產子后,第2天即渾身變色死亡;
第三頭在產后第4天死亡。
4、帶仔的母豬
帶仔時間短的發病早;
有的斷奶即發病----不斷奶只是延緩發病時間而已;
有兩頭自留二胎母豬,產子 43 天了沒斷奶也未見發病,但每窩都死亡1頭小豬。
5、發病最遲的母豬
懷孕 3 個多月的母豬發病最晚,雖不吃食,精神很好,不吃食 4—5 天后身上才有變化。打針退燒能見豬只精神稍有好轉,扔上白菜有個別的能吃幾口,多數有吃的愿望但吃不進。
二、接著說說保育豬
2月3日(第一頭母豬發病第3天),一窩11月8日生的 10 頭豬發現有打堆現象,表現為流感癥狀,流鼻涕,個別喘但不厲害,體溫個別 41.5—42 度。
2月4日,打堆更厲害,出現紅皮膚,跟附紅細胞體癥狀相似,耳尖外翻。打退燒針后緩解癥狀,一直采食。
2月5日,打堆現象不嚴重了,但紅皮厲害,渾身見密集出血點,小豬哆嗦打顫,勉強還都吃食。打針后針眼流血不止,血淡,相互之間蹭的渾身都是血。耳朵變紫,屁股發紅,肚皮干癟,個別拉黑色稀便,發現一頭尿血。
2月6日,出現死亡;
2月9日,該窩小豬全部死亡。
仔豬死亡
【總結】
1、保育豬厭食方面沒有母豬強烈。
2、40 斤左右的豬,癥狀表現不是很明顯,死亡的仔豬大多都耳朵不變色,最多紫一半,肚皮有紫斑,肚皮黃染,渾身蒼白,死后渾身發軟。
三、最后說下乳仔豬
1、母豬先發病的,特地為吃奶小豬換了“保姆”;換后 3-4 天出現拉稀,炸毛,然后陸續死亡,5 天死完。
2、有未斷奶仔豬先于母豬發病的,看不出身體變化,主要是乳豬臥地不起,哆嗦打顫,好像很冷的感覺,拉稀炸毛,個別拉黑色稀便。出現這種癥狀后一般2-3天內死亡。
- 上一篇:【視頻】簡易的傳統豬舍,運用微生物技術也能夠養出漂亮的豬 [2019-03-11]
- 下一篇:【組圖】豬糞尿通過微生物發酵種植牧草降低成本生產高品質豬肉 [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