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助農公司生態養殖基地大量運用糖蔗尾稍粉碎發酵后喂雞,降本增效顯著
隨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廣西助農公司在其生態養殖基地中,積極探索并實踐了一種創新的飼料利用方式——將甘蔗尾葉(也稱糖蔗尾稍)進行粉碎并發酵后用于喂雞。這一舉措不僅有效降低了養殖成本,還顯著提升了雞的生長性能和肉質品質,實現了降本增效的顯著效果。
甘蔗尾葉作為甘蔗收割后的副產品,傳統上多被視為廢棄物處理。然而,廣西助農公司敏銳地洞察到了甘蔗尾葉中蘊含的巨大飼料價值。這些尾葉富含粗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制作高品質動物發酵飼料的理想原料。
為了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廣西助農公司引進了先進的超細粉碎機,將收集回來的甘蔗尾葉進行精細粉碎。隨后,公司采用專業的飼料發酵劑,如“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與玉米粉、食鹽及粉碎好的甘蔗尾葉按比例混合均勻。在發酵劑中乳酸菌等益生菌和酶制劑的作用下,甘蔗尾葉中的纖維素和蛋白質得到有效分解,提高了其可利用性。
經過7-15天的厭氧發酵,甘蔗尾葉飼料散發出濃郁的酒香味或酸香味,標志著發酵過程的完成。此時,廣西助農公司將發酵好的飼料密封儲存于陰涼、干燥處,以確保其新鮮度和營養成分。據了解,這種發酵飼料在密封條件下可保存一年以上,有效防止了雜菌污染。
在生態養殖基地中,廣西助農公司將發酵好的甘蔗尾葉飼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雞的日糧中。根據不同生長階段和需求,雞只的飼料中甘蔗尾葉發酵飼料的比例有所不同。例如,對于家禽肉豬,公司通常按照10%-30%的比例進行飼喂;而對于母豬,尤其是后備母豬、空懷母豬和懷孕前期的母豬,公司則按照30%-50%的比例進行飼喂;懷孕后期與哺乳期的母豬則喂10%左右。
實踐證明,經過發酵的甘蔗尾葉飼料中的粗纖維被部分降解,蛋白質、單糖等營養成分的可利用性和吸收率顯著提高。發酵后的飼料粗蛋白含量可達15%以上,同時含有豐富的有益活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提高飼料的衛生安全性。
長期飼喂這種發酵飼料后,廣西助農公司生態養殖基地的雞只表現出了明顯的生長優勢。它們的健康度明顯提升,肉質細嫩湯汁鮮甜,深受消費者喜愛。與此同時,由于發酵飼料成本較低且營養價值高,公司成功實現了養殖成本的顯著降低和養殖效益的顯著提升。
廣西助農公司生態養殖基地的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為當地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養殖業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開辟了新的途徑。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深入推廣,相信這一模式將在更多地區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 上一篇:今日全國各地肉雞、鴨、鵝、雞蛋、禽苗等參考報價(2024年11月26日) [2024-11-26]
- 下一篇:今日全國各地肉牛、肉羊等參考報價與行情資訊(2024年11月26日)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