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越多越好?
益生菌是能夠對人體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劑。它對于人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腸道益生菌含有各種酶,因此可以水解蛋白質、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纖維素,合成人體需要的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等,但是,益生菌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首先,我先來了解什么是益生菌?
200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將益生菌定義為:“給與一定數量的、能夠對人體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劑。”
益生菌對于人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腸道益生菌含有各種酶,因此可以水解蛋白質、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纖維素,合成人體需要的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
人體是一個可以自己生產益生菌的大工廠,吃進的食物經過腸道消化、分解和發酵可產生大量的益生菌群,這是人類腸道與生俱來的生理功能。普通人對益生菌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多,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還能自行調整體內的菌群平衡。但是腹瀉患兒由于微生態嚴重失衡,其中需氧菌與厭氧菌比例接近1:1,因此腸道失去了厭氧菌的屏障和保護作用,所以腹瀉發生。
正常寶寶沒有必要額外補充益生菌
對于發育中的正常孩子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額外補充益生菌,益生菌不是保健藥物,也不是補藥,更不是萬能藥。益生菌主要用于兩種情況之下:一種是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不但殺死了致病菌,同時也殺死了與之同存的益生菌,因此需要補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體內微生態屏障。另一種就是因為腹瀉,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丟失,失去制約的致病菌或者條件致病菌此時引發疾病,造成腸道菌群失衡,為之補充益生菌,重新建立腸道菌群平衡,維護腸道健康。即使應用益生菌也是在醫生指導之下短期使用,不能長期使用。
長期應用益生菌會對人體構成潛在的危害。醫學研究證明:人體長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產品,會促使腸道功能逐步喪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之人體腸道便會產生依賴性,醫學上稱之為“益生菌依賴癥”。而人體一旦患上“益生菌依賴癥”,終生都將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產品來維持生命的健康狀態。
那么,如何正確使用益生菌?
在健康狀態下,平時可多選擇含益生菌的奶制品作為零食,在超市購物時,可看奶制品外包裝上的說明,很多酸奶寫著添加了幾種益生菌,常喝可起到保健作用,有益健康。但在某種情況下,可選擇專門的益生菌產品治療疾病。以下幾種情況適合:
1.服用抗菌素時。抗菌素尤其是廣譜抗菌素,不能識別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殺死敵人的時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殺死了。這時候或者過后補點益生菌,都會對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消化不良、牛奶不適應癥、急慢性腹瀉、大便干燥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營養不良時,都可以給寶寶補充益生菌。
3.剖宮產和不是母乳喂養的寶寶不能從媽媽那兒得到足夠的益生菌源,保護健康的腸道菌膜不健全,可能會出現體質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現象,也應該適量補充益生菌。
4.對于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強免疫力的特殊時刻,能夠有備無患。
5.帶寶寶出行或旅游時帶點益生菌類產品,如果寶寶腸胃不舒服,服用后能夠緩解。
那么如何刺激小兒體內產生更多的益生菌呢?
母乳喂養是一個有菌喂養的過程,因為乳房的乳管中含有正常的益生菌群,通過母乳喂養可以將正常菌群傳給孩子,讓孩子盡早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對于不能母乳喂養的嬰兒,最好選擇富含低聚糖的配方。
二、 食品多樣化,注意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的攝入
如含麩子比較多的麥粉、粗糧、薯類、豆類、蔬菜和菜苗、水果、魔芋、海藻等植物性食品,這
些食品富含可溶性的膳食纖維,有助于腸道益生菌的繁殖和發展、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不要過多攝入動物性食品,因為這些食品不含有的膳食纖維和低聚糖,而且過多食用高蛋白的飲食可以促進腸道腐敗菌的生長,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三、正確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但可以殺死致病菌,同時也是益生菌的殺手,尤其是廣譜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的結果就會殺死了益生菌、破壞了腸道菌群平衡,尤其是濫用抗生素會增強細菌耐藥性,從而衍生“超級細菌”,使得患者無藥可用,不可治療。
四、 減少不必要的醫學檢查手段
例如放射檢查和治療也會對腸道菌群平衡造成嚴重破壞。
五、注意衛生
注意個人飲食衛生,杜絕一切可能造成致病菌侵入的環節。
- 上一篇:河池桂安金城江生豬生態養殖示范基地落戶保平鄉 [2017-03-04]
- 下一篇:打造生態養殖模式,構建現代養殖體系——百色市2017年畜禽生態養殖現場會在田林縣召開 [2017-03-04]